行业新闻

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包装强国建设路径选择

  • 2020-11-05

      早在 2002 年的“中国包装产业发展战略与亚洲 包装中心建设座谈会”上,中国包装技术协会邱纯甫 会长提出了“包装强国”的概念,并提出要“推 动我国从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迈进”。之后,经由 历届包装联合会理事会的推动,建设包装强国逐步成 为我国包装行业管理层的共识。2016 年,工业和信 息化部、商务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 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中国包装联合会也制定并 发布《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(2016—2020 年)》, 明确了建设包装强国的目标。建设包装强国正式成为 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。

       包装强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,包装强国建设是 一个动态的进程,对其进行评价首先要选择科学的评 价维度。如何评价包装强国,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 评价框架。中国包装联合会前会长石万鹏曾提出“衡 量具有中国特色包装强国的 6 个标志”,其中包括包 装产业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、成为世界包装设计和技术创新的主导之一、具有完整的包装产业体系和 完善的产业链与价值链、包装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和 材料消耗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、企业管理先进综合经 济效益名列前茅、包装产品的信誉和包装企业 的社会信誉获得用户与社会高度认可等 。这 6 个标 志较为全面,但更多是定性评价,难以量化。此外, 学术界对“制造强国”、“文化强国”、“体育强国”的评价有诸多研究。尽管这些研究评 价并不是针对包装强国,但其评价维度选择、评估指 标构建和评估方法选择,对建构包装强国评价框架具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 在参考中国包装联合会关于衡量“包装强国”的 标志,并借鉴其他领域强国评价经验的基础上,我国 包装强国评价应该从规模发展、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三个维度进行评价。

       1)“规模发展”维度。主要指从产业规模角度 分析,包装强国的总体规模应居于世界前列,与世界 其他主要包装强国相比,应具有规模优势或不相上 下。包装产业规模发展主要体现在行业总产值,从业 人员规模等指标上。 

       2)“创新发展”维度。主要指从创新能力角度 分析,包装强国应在产业创新能力上居于世界前列, 包装企业能够在技术研发、设备制造、生产智能化等 方面引领全球包装产业的发展。包装产业创新发展主 要体现在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重、行业研发人员占行业 从业人员比重、专利数量等指标。

       3)“绿色发展”维度。主要指从发展模式的可 持续性角度分析,包装强国应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上 居于世界前列,拥有全球领先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 产技术水平,能引领全球包装产业绿色发展。包装产业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单位产值能耗、污染物排放、 废弃物再利用等指标。


选自《包装学报》

推荐产品